阅读历史 |

第76章 攻略南洋(1 / 2)

加入书签

李宪在天下一统后,将重心从征战转向了巩固和治理大秦的宏伟版图。他清楚地意识到,战时的权谋策略已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将是以民为本的长治久安之策。

在长安宫殿的御书房内,李宪召集了丞相杨安、国师瑶光,以及镇南大将军黄飞虎等众臣进行新一轮的朝议。

“如今天下一统,江山稳固,”李宪语重心长地说道,“可要想大秦国祚延续,子民丰饶,还需我等共同努力。”

瑶光微微点头,缓缓开口:“陛下所言甚是。今朝统一了四海,南北民俗不一,西域疆土辽阔,若能以通商和交通之道,凝聚各地百姓,天下定能更为安稳。”

李宪闻言微微颔首,转向黄飞虎:“将军,南方与东疆刚归附不久,百姓与我大秦国民风略有不同,地方虽已平定,但需加强管理,并需缓和民心。你以为如何?”

黄飞虎抱拳躬身,沉声道:“陛下所虑极是,臣以为南疆与东疆可设行省,由有贤之士为总督,施政安民。臣愿守南疆,以确保南方无乱,并广施教化。”

李宪赞许地说道:“你将军戎马一生,平定四方,若守南疆,我大秦定能无后顾之忧。此事就交予你办!”

黄飞虎闻言,心中一片激昂:“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转而,李宪又看向杨安:“丞相,四海之民需以公道施政。如何让百姓安心生产、安居乐业,才是我大秦之根基所在。你有何良策?”

杨安拱手而立,沉思片刻,郑重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广修道路、通达商道,使南北交通便捷,让天下物资得以流通。如此各地安民定业,自然归心。”

“妙!”李宪大悦,击掌道,“即刻筹备此事,以便南北畅通。瑶光国师,你认为还有何地需修缮?”

瑶光轻轻一笑,回道:“西疆因地势险要,往来不便,可于要地设驿站,以利于交流;东疆百姓多习水稻,可鼓励农作推广,使大秦粮仓充足。”

李宪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我大秦江山从此一片太平,百姓得享福祉,吾志足矣。”

群臣齐声应诺,气氛庄严而激昂。这一日的朝会,让李宪更加坚定了治理天下的信心。他望着长安宫殿的高阙,心中涌起深深的自豪与希望。他知道,天下的安定和百姓的福祉,将成为大秦最牢固的基石。

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大秦疆域内道路交错,商道四通八达,民生昌盛。各行省总督、官员尽忠职守,将大秦治理得如臂使指。天下百姓的生活渐渐富足,繁华景象蔓延到各地。

大秦盛世的繁荣,让四方宾客、商贾慕名而来,朝堂之上天下才俊汇聚,成为一片空前的盛世。李宪一统四海之志得以实现,令大秦国运昌隆,威服万邦,成为一个真正的万世之基。

李宪在大秦一统之后,逐步意识到继续沿用分封制可能导致地方势力坐大、不利于中央集权。为了加强全国的凝聚力,他果断推行了“废藩置县”的政策,将地方势力彻底纳入中央统辖。

在大殿朝会之上,李宪亲自宣布了此项决策,朝中一片肃然。

“朕思虑再三,决定废除各藩镇,设县统治。”李宪坚定地说道,“自今日起,天下分为若干行省,皆设州府县,以期官权不再割裂,百姓无再分隔。各地总督、县令均由朝廷任命,考核调动,唯才是用,以此建立一个稳固、统一的治国体制!”

群臣听罢,纷纷躬身道贺。丞相杨安第一个开口:“陛下此策高明!废藩置县不仅能够平抑地方势力,也能让百姓更切实感受到朝廷的关怀。臣以为,当以行省为中心,修建官道,广设驿站,使各地与朝廷联系更加紧密。”

李宪点头赞许,转而看向国师瑶光:“国师,如何看待此次变革?”

瑶光微微一笑:“陛下,废藩置县,利于各地融通交流,增强中央控制力。然此事若骤然实施,易引发地方不满,臣以为可逐步推行,先改北部边镇和南疆之地,再渐推中原和东南行省。”

李宪深思片刻,赞同道:“国师所言有理。即刻着手部署,由北至南,逐步废除各地藩镇势力,各地总督负责监督,锦衣卫配合巡察,以防有人图谋不轨。”

朝会结束后,李宪即刻下令各地原有藩镇迅速裁撤,所有将领返回朝廷,另行委派地方官员管理。大将黄飞虎、镇南大将军刘文静等人也纷纷上任各行省总督之职,将各地藩镇彻底废除。

为了确保新政顺利实施,李宪命人从朝廷派出优秀的治政官员,督导各地进行废藩置县改革。这一政策推行后不久,各地连通的官道开始修建,县制普及各地,百姓的税收和负担更加均衡,贫富差距也有所缩小,形成了更为紧密的国家结构。

在大秦一统之后,为巩固边疆并探索海外贸易和扩张的可能,李宪决定大力发展海军,着手制造坚固耐用的铁架战船,开创新的海上力量。

在朝堂上,李宪宣布了发展海军的战略决策:“朕思之良久,欲以大秦之国力打造一支强大海军,建造铁甲战船,横行海域。如此,不但能巩固疆土,还能开拓海外,拓展我大秦的海上威权。”

丞相杨安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明察,若要行海军之事,需先修造船厂、扩建港口。臣建议于沿海之地设造船局,聚集能工巧匠,专事战船制作。同时,挑选精锐之士,设立海军兵营,训练海战之术,方能成就陛下之志。”

李宪颔首,又看向国师瑶光:“国师,海军之事,当如何布局?”

瑶光从容道:“陛下,若要打造大秦海军,海上侦察与海图绘制不可或缺。臣以为,需先派遣水师前往各地熟悉海域,绘制精确海图;同时,联络海外商旅,探索更为遥远之地。”

李宪闻言,随即召集能工巧匠,命令开始设计大秦的铁甲战船。这种战船船身以坚固的铁架结构为骨干,外包防水木材,船体极为坚固,并配备新式火铳、弩炮等武器,战斗力非凡。同时,李宪亲自下令在沿海设立专门的造船局,将造船师和工匠们集中于此,研发并制造铁甲战船。

经过数月的努力,第一批铁甲战船终于下水,李宪亲临检阅。这些战船船身巨大,配备了密集的弩炮和火铳阵,且铁甲使之在海上稳定不易翻覆。水师统领黄飞虎试驾战船,激动地向李宪禀道:“陛下,这铁甲战船坚不可摧,适于远航,且防御力大大增强,定能威慑四海!”

李宪满意地挥手道:“好!此乃我大秦海上之利器。传令各行省,甄选善水性之士组成海军,日夜操练,不日我将亲自校阅水师!”

从此,秦国沿海设立了多处造船厂和海军训练营,专注于战船和海军的发展。随着铁甲战船数量不断增加,李宪逐步将秦国的海上势力扩展至海外,开拓更多的商贸航线,推动了大秦经济和势力的进一步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大秦的造船工匠们终于完成了他们的巅峰之作,一艘巨大的铁甲战船在造船厂隆重出坞,李宪亲自赐名为“荣耀号”。

“荣耀号”船身通体采用精炼钢铁铸成,甲板分为多层,上层配备数十门新式重炮,船头设有撞角,坚固无比,专为冲锋而设计。内部构造复杂,各层甲板之间设有通风口和火炮射击口,布局紧凑却又攻防兼备,乃是当世最先进的战船。

李宪登上“荣耀号”,身旁的黄飞虎神采飞扬地向皇帝介绍道:“陛下,‘荣耀号’铁甲坚不可摧,内部构造可承载千人,且可在海上航行数月而不需靠岸。火炮威力之强,可在数百米外击破敌船!”

李宪赞赏地拍了拍黄飞虎的肩膀,点头称赞道:“果然不愧为大秦的海上霸主之器!有了‘荣耀号’,我大秦海军更添虎威。今日便起航,朕要亲自观战这‘荣耀号’威力!”

在李宪的命令下,“荣耀号”领航,其他铁甲战船纷纷跟随,组成威武的舰队,开始了首次实战演习。演习中,“荣耀号”展现出极强的作战力,它不仅稳健穿行在波涛中,而且火炮齐发,瞬间将数十艘木船击毁,烟火四溢,令人叹为观止。

李宪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的炮火硝烟,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挥手向黄飞虎道:“大秦之威,今日起不再局限于陆地。荣耀号在,朕之国威可至四海,谁敢再与我大秦争锋!”

“荣耀号”的成功不仅巩固了大秦的海上实力,更象征着大秦工业技术的巅峰成就,从此,大秦的海军力量横扫四方,开始了新的海上霸主时代。

在李宪的命令下,大秦工程师们开始着手设计一款小型但极为灵活、坚固的护卫舰,用以保护“荣耀号”等大型战舰,同时也能够独立执行巡逻和近海防御任务。这艘新型护卫舰被命名为“镇海号”。

“镇海号”作为世界第一护卫舰,采用了最先进的船体设计和铸造技术。舰体相对轻巧,具备优秀的速度和机动性,但仍然采用了部分铁甲结构,以保证防御能力。舰上装配新式速射炮,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射密集炮火,适合近距离作战。同时,舰尾装备了鱼雷发射装置,用以对付大型战舰。

在性能测试期间,“镇海号”展现出其惊人的灵活性,能够在狭窄海域中迅速转向,闪避敌方火力,并且保持连续炮击。在防御演习中,速射炮和鱼雷展现出优越的打击能力,堪称致命武器。通过与“荣耀号”的协同作战训练,“镇海号”完美地执行了护航和反潜任务,成为舰队的强大屏障。

李宪登舰观摩“镇海号”演习后,赞叹不已,对随行的工程师们说道:“镇海号不仅是护卫舰,更是我大秦海上利器,有了它,大秦的舰队将如虎添翼,无论何种敌人都难以越雷池半步!”

自此,“镇海号”护卫舰成为大秦舰队的标志性战舰之一,与“荣耀号”一同驰骋四海,为大秦开辟出稳固的海上贸易航线,威震四方。

李宪在建立“荣耀号”和“镇海号”后,进一步加强了海上力量,展现出对远洋扩张的决心。随着大秦的船舶技术和火炮系统的进步,他设立了全新的海军总督府,负责统筹全国各大港口的造船、海上巡逻、战备训练等事务。同时,李宪下令扩大沿海各州的港口和码头设施,建设适合大型战舰停泊的深水港,以便为“荣耀号”级别的战舰提供补给和维修。大秦的海上雄心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为了全面提升大秦的海外贸易和军事影响力,李宪决定将重点扩展南洋、东南亚甚至远洋航线。他召集海军总督和几位将军密谋,对下一步的扩张目标做了周密计划。李宪指着南洋地图,对在座的将领们说道:“此地群岛密布,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也是贸易往来的必经之地。只要我们掌控了此地,整个东南海域就尽在我手!”海军总督关宁点头表示赞同:“陛下所言极是,若能将南洋诸地纳入大秦的海防范畴,敌人将无隙可乘。”

于是,李宪亲自制定了南洋远征的战略,命令海军从沿海港口整装出发,目标是南洋群岛。由镇海号护卫舰编队和荣耀号战舰组成的远征舰队,浩浩荡荡驶向南洋,途中经过各地补给,最终抵达南洋各大群岛。大秦舰队凭借先进的战舰、精良的武器,很快就在南洋诸地建立起稳固的势力,打退了当地的抵抗者,并逐步将当地的资源纳入大秦掌控。海军总督关宁带领部下与当地商人和酋长进行交流,允许他们继续贸易往来,但须向大秦缴纳一定的赋税。

大秦的影响力迅速扩展,南洋一带纷纷建立了大秦的商馆和驿站,成为秦国向外辐射的重要基地。接下来,李宪更是着眼于更远的未知海域,为了探索更加遥远的航线,命人从全国各地挑选精通航海的水手和造船师傅,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远洋探索队。李宪对航海官员说道:“大秦的版图,不应止步于陆地。我们的航船,理应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在一次宫廷会议上,丞相杨安提出建议:“陛下,若要长久地维持海外的稳定,或许可以在各地设立行省,派遣总督管理。”李宪点头表示同意:“此乃良策。行省可以在政治上稳固当地,也能有效地传达朝廷意志。”李宪遂下旨,设立南洋行省,由有南洋经验的将军范奕担任首任总督,负责对南洋的治理与防御工作。同时,南洋行省被赋予了开拓贸易和开发资源的重任,范奕迅速组织起一支得力的官员和商人队伍,对南洋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管理。

与此同时,朝廷大臣们也提出了进一步扩张航线的建议。李宪认为,若能找到通往西方的航道,不仅可以开拓新的资源,还能打破外界对海上贸易的封锁。他下旨让探索队朝西航行,以寻找传说中的“西洋之地”。朝廷官员们有些担忧,丞相杨安劝说道:“陛下,西洋未知风险极大,不如循序渐进,待我们在南洋彻底站稳脚跟再行探索。”但李宪却微微一笑,坚定地说道:“正因未知,才需探索。吾志在四海,若连未知都不敢冒险,如何彰显我大秦的威望?”

就在探索队整装待发之时,泰姬妃为李宪生下了双生子。李宪喜出望外,为两位皇子取名李天衡和李天盛,象征着大秦的天平与兴盛。为了庆祝,他再次大宴群臣,并下旨普天同庆三日,百姓共享皇室的喜悦。宴会上,文武百官齐贺,皇后燕青柔与泰姬妃同坐,宫廷内一片祥和的气氛。宴席中,李宪举杯说道:“今日大秦国富民强,朕立志开疆拓土,不负大秦百年之业!”百官纷纷举杯应和,士气高昂,纷纷表示愿为大秦尽忠尽力,开疆辟土。

在南洋行省的繁荣带动下,大秦在各行省的经济发展也逐步提速。李宪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激励商业和农业的发展,减免部分地区的赋税,为民间富商提供便利,令朝廷税收增加,国库丰盈。与此同时,李宪还加强了对铁甲战船的研究,并设立专门的造船研究院,试图进一步提升战船的性能和火力,以应对未来的海上挑战。

南洋行省的繁荣吸引了四海八方的人才,许多海上豪杰也纷纷前来投奔大秦,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南海海盗头子汪直。他带着一队人马,满载着战船与珍贵贡品,主动求见李宪,请求为大秦效力,帮助大秦收服南洋诸国。

李宪得知消息后,对汪直的到来产生了兴趣。汪直虽出身海盗,但其手下精通海战和水上行军,多年来在南海一带颇有威名。李宪命大将军关宁和海军总督关宁接见汪直,观察此人是否值得重用。

汪直进了朝堂,恭恭敬敬行礼,满脸诚恳地说道:“微臣汪直,素仰大秦威名,愿带领属下听从陛下差遣,为大秦效犬马之劳。”

李宪微微点头,语气淡然地问道:“你虽名声在外,但毕竟出身海盗,行事难免不择手段。汪直,你投奔大秦的真实意图为何?莫非想借朕的名号,另图私利?”

汪直急忙跪下,神色庄重,声音低沉却坚定:“陛下明鉴!汪直虽曾为海盗,但此生从未得一明君,心中深感愧疚。见闻大秦仁德治国,勇略开疆,心生向往。今愿放下过往之事,归顺陛下,还望陛下成全。”

李宪凝视着他,沉思片刻,开口道:“既然如此,朕便予你一试之机会。南洋诸国众多,风俗迥异,若你真心归顺,便去协助范奕总督平定南洋,使南洋彻底归顺大秦。若汝敢有二心,后果自负!”

汪直心中大喜,叩首道:“臣誓死效忠陛下,绝无二心!”

李宪点点头,随即转向身旁的关宁道:“关宁,你且带汪直熟悉我大秦水军的规制,也好观其才干。”

关宁领命,便带着汪直前往海军驻地。一路上,关宁试探性地问汪直:“汪直,你游荡南海多年,对那里的势力格局最为熟悉,是否真有把握协助大秦拿下南洋?”

汪直一脸自信地说道:“大将军放心。南洋诸国彼此之间素来不和,若能分化他们,逐个击破,定能以最低的代价收复南洋。只要大秦兵力支援,汪直愿以此项成就回报大秦!”

关宁默然,点了点头。随后几日,汪直深入了解了大秦的水军编制和作战方式,发现大秦水军在纪律和装备上极为严明,暗自佩服。而李宪对他的考察也并未放松,命锦衣卫暗中监视其举动,以防不测。

几个月后,汪直率领一支舰队,与范奕一起出征南洋。他充分利用自己的海战经验,分化南洋诸国的势力,并在短短数月间打下了数个岛屿。此举获得了范奕和大秦众将的认可,南洋之地逐步被大秦所统治。

数月后,李宪收到捷报,对汪直的表现甚为满意,决定召见他并赏赐以嘉奖。汪直走上殿前,欣喜地跪拜谢恩。李宪看着他,露出一丝笑意:“汪直,你功绩非凡,朕欲封你为南洋侯,掌南洋水军,代朕看守南疆。望你继续忠心报国,若敢背叛,朕必不容!”

汪直闻言,感激涕零,再次叩首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必将以命相报!”

在大秦朝廷的鼎力支持下,汪直带领最先进的铁甲舰队驶向南洋,目标是灭掉吕宋岛的土着势力,确立大秦在该地区的统治地位。铁甲舰的威力与汪直的谋略相结合,使这次征战变得顺利而高效。

吕宋岛土着虽然勇敢,但面对铁甲舰那厚重的装甲与强大的火力,根本不是汪直带领的水军的对手。战斗进行得如火如荼,汪直凭借其卓越的海战经验,巧妙地运用战术,迅速打击敌人。

战斗的当天,汪直站在舰首,注视着远处的敌军阵地,微微一笑,命令道:“准备进攻!让他们知道大秦的威名!”

随即,舰队从远处驶来,炮火齐发,轰鸣声响彻整个海域。土着们见状,慌忙组织防御,但已为时已晚。随着一声声炮响,敌人的阵营在汪直的攻击下迅速瓦解。经过激烈的战斗,汪直率军成功攻陷吕宋岛,土着首领被俘,岛上土着势力彻底被摧毁。

胜利的消息传回大秦,李宪对此大为振奋,特地为汪直设下庆功宴,表彰他的功绩。汪直则带着俘获的土着首领与战利品,归朝述功。

宴会上,李宪对汪直赞不绝口,特意举杯道:“汪直,你为大秦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朕深感欣慰!你在吕宋岛的表现,定将载入史册。朕决定设立南洋行省总督府,汪直,你将担任南洋总督,统筹南洋事务!”

汪直激动不已,连连鞠躬,感谢李宪的信任:“臣愿以身报国,必定不负陛下所托,竭尽全力治理南洋,使其繁荣富强!”

李宪满意地点头,随即指挥下人将大秦的法令和制度传达给汪直,让其在南洋地区实施。经过几天的筹备,汪直带着大秦的法令与制度返回吕宋岛,正式设立南洋行省总督府,开始着手治理这片新征服的土地。

在南洋总督府的建立后,汪直首先整顿了岛上的治安,恢复了秩序。他召集土着首领,向他们传达大秦的政策,强调大秦并非要压迫他们,而是希望共同发展。许多土着首领见到汪直诚恳的态度,逐渐对大秦产生了好感。

在治理过程中,汪直还积极发展当地的经济。他组织土着进行耕种、捕鱼,并引入大秦的先进农业与渔业技术,鼓励他们开垦荒地,建立农业合作社。同时,他派遣技术人员教授土着们一些简单的手工业,使他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渐渐地,吕宋岛的人民开始接受大秦的统治,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治理与建设中来,汪直的威望在岛上逐步提升。他还不忘利用自己的海盗背景,发展海上贸易,设立贸易港口,吸引南洋其他岛屿的商贾前来交易,使得吕宋岛逐渐成为南洋的贸易中心。

在汪直的努力下,吕宋岛不仅安定下来,还焕发了新的生机。汪直也因此在南洋的声望愈发显赫,成为了当地人民心中的英雄。

但汪直并未满足于此,他还想进一步征服南洋其他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策划,他决定向附近的民众与部落宣扬大秦的强盛,计划将南洋的各国都纳入大秦的统治之中。

于是,汪直开始与南洋其他岛屿的土着首领接触,通过友好交流,建立起互信关系。在他的游说下,许多小部落开始向大秦表示归附,愿意在大秦的保护下发展繁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 马六的四合院日常 青春甜的要命 重生复仇之我在末世有农场 绝美御兽师每天都在发癫开狂暴 律师:拐卖判五年?给我满族抄斩 综影视:她,不走寻常路 一边读书一边修行 萌团一岁半,全家宠上天 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 天际神光 废土采集之觉醒 纠纠缠缠过一生 御兽,以为是病情,其实是天赋 且待本君算上一卦 斩神:代理酒剑仙,开局一剑开天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读书潜修十年,只手镇压黑暗动乱 高武:武是这么练的? 鸿蒙荒炁录 烛照铠甲之重生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陈宇的七年之痒 我家通历史,开局救助李云龙 废物乡干部竟是京城名少 八岁厅里厅气的我被全网爱戴 重生在剑与魔法世界修仙 首富爸妈被抢,萌崽迷疯大佬全家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僵尸:天赋掠夺 请仙人赴死 生命仅剩十天,请让我从容赴死 发现老婆的人流手术单后,我决定离婚 列国大修士 心死出国后,前女友抛弃白月光跪求我原谅 倾世谋凰 远古时代的悠闲生活 修仙界,没人能管得了白苏苏 手持重火力,我玩转诡异末世! 基因高武时代 绝症封心后,温小姐顶替了白月光 真千金马甲掉光,成京圈第一团宠 只想让女主摆脱渣男的我,竟成了牛头人? 失业准备吃苦,系统安排享福 再一次,靠近吧 东莞岁月 狗力大仙 那就,再活一世吧! 穿越兽世,大蛇他粘人又小气 重生之官途风云 女人不坏 我的功法自动升级 拯救学渣 疯了吧,这个人形凶兽是警员? 登神 这个警官从不加班 开局满级天赋,大婚后我无敌了 超维度玩家 从传奇开始证道成神 那些往事并不如烟 我的建设材料是诡异